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科研 > 学科组 > 语言学科组 > 正文
99365365音乐学科组教研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6-04-01 15:43:47

 

                                                                          执笔人:陈果

关键词:真分享(学科引领)、真研究(教学活动中的自主)、促成长(音乐活动中的新常态)

  • 现状分析与思考

(一)我们的现状:

1.关于我们

优势:爱音乐、肯吃苦、喜钻研,能随时上公开课。

(组内的每位教师都非常热爱音乐学科,也基本具备了主动去钻研的精神,在园内的公开教学活动中能积极参与并用于主动承担)

问题:需更加深入的研究,探索更多的教育方法和策略,有更多的创新。

2.关于课例研究

优势:课例的本身来源于组内教师的编写,内容熟悉,教学目标明确。

问题:对于教学中的游戏化教学和对幼儿的自主学习的引导还需更加深入的研讨。

3.关于音乐游戏

优势:教师和幼儿都有较好的音乐素养,在班级开展的音乐游戏的活动量是足够的。

问题:我们如何更好的去引导幼儿自主游戏,并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进行观察,游戏后进行准确的评价。

(二)我们的思考:

1.如何真分享,如何在全园教师当中起到学科引领的作用?

2.如何真研究,如何实现音乐教学活动中的真正自主,如何实现音乐学科活动的游戏化?

3.如何真成长,如何深入的自主学习和领会吴航教授关于音乐领域的观察与评价理论体系,并将其运用到日常教学活动中,与组内教师在专业水平上实现共同成长。

二、指导思想

在学习了《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教育指导刚要》、吴航教授关于音乐领域的观察与评价指标体系和李莉老师的关于生活中的音乐的讲座的基础上。贯彻幼儿园针对学科组工作的指导思想,以园本课程中的课例研究为载体,深入研究音乐教学活动中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游戏。并根据研讨结果对园本课程中的教学活动进行进一步的调整与完善。

  • 重点工作及措施
  • 教研制度文化创设

1.采取集中试教,和分散试教相结合的方法。保证每位教师都能参与试教,能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2.每次教研分版块进行:

(1)音乐十分钟(班级特色音乐活动交流)

(2)理论学习十分钟(吴航教授、李莉老师的理论体系的学习)

(3)教学展示半小时(教师集中试教时间)

(4)智慧碰撞半小时(试教后集中研讨时间)

(5)串班分享半小时(班级之间幼儿音乐学习情况交流时间)

3.激励机制

组织组内教师每月开展教学技能的评比与展示,将教研组经费购买相关音乐学科的优质书籍和光碟作为奖励。

  • 教学活动游戏化
  1. 课前准备游戏化

(1)让游戏环境“活”起来(在活起来的环境中体验课程的游戏化)

  • 物质及音乐环境的准备:

   活动前教师要根据所游戏的音乐作品,创设相应的物质环境,从而巧妙地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到音乐上来。

教研互动版块:活动前的教师图谱幼儿化、现场情境设计的情景化、角色小道具的童趣化。

  • 欣赏前的心理准备:

要帮助幼儿做好与音乐情绪相适应的心理准备,让幼儿在音乐的过程中头脑中有联想,想象的内容,在情感上有相应的情绪体验。

教研互动版块:生活中的音乐——活动前用系列游戏来帮助幼儿相关知识经验的丰富。   

              情境中的音乐——加入角色情境对音乐进行初步感知和完整欣赏。

  1. 让游戏作品“活”起来(在有趣味性的游戏作品中体验课程的游戏化)

音乐素材齐挖掘:在活动前,组内教师一同探讨音乐素材中的游戏亮点和素材中值得挖掘的教育价值。

  1. 教学环节游戏化
  1. 教师语言童趣化,关键提问情景化。

    运用语言手段来帮助幼儿理解音乐作品,表现音乐作品。通过绘画,图谱等有趣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音乐。

  1. 环节设计自主化

多引导、多鼓励——鼓励幼儿运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1. 延伸活动游戏化(区域表演游戏和户外表演游戏)

冲破限制:冲破了所谓的空间限制,为幼儿营造自由感知、自由想象、自由实践的氛围创造一个能他们随性而唱、随心而跳的环境氛围。巩固、练习、再创造

  • 生活环节音乐化
  1. 我们的探讨

(1)幼儿生活环节中的亮点

互分享:使用什么音乐和音乐游戏帮助幼儿建立的常规习惯?

  1. 幼儿生活环节中的弱点

互讨论:我们应该选择何种音乐和游戏在生活自主的薄弱环节进行音乐化的指导,帮助幼儿固化良好的行为习惯。

2.我们的举措

根据一日生活的时间安排流程

(1)清晨小曲,快乐的开始。

(2)问候舞蹈,渗透礼貌的教育。

(3)操节舞蹈,节奏中的运动

(4)餐前音乐游戏,幼儿学会倾听。

(5)饭后音乐欣赏,放松幼儿的情绪。

(6)起床音乐故事,唤醒沉睡的小精灵。

(7)离园音乐游戏,再见歌,快乐回家。

其中我们将结合教研组计划,对起床和离园环节的游戏化音乐进行重点的讨论。

四、逐月安排

 

 

真分享

真研究

促成长

三月(第一次教研)

上学期班级音乐游戏的交流与分享

音乐游戏的分类与不同年龄段音乐游戏的目标学习

共同编写交流分享中的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同一音乐游戏的不同玩法及目标。

三月(第二次教研)

  1. 三八亲子活动的歌表演编排

2.新操节的音乐调整和动作的编排

1.如何做到生活环节音乐化?共同商讨具体的

2.学习吴航教授的关于音乐领域的观察与评价理论体系

全园音乐组关于音乐游戏的交流与分享

四月(第一次教研)

生活环节音乐化的分享:晨间音乐

  1. 温顾李莉教师关于生活中的音乐的讲座精神
  2. 陈幸老师组内说课,组内教师就教学目标、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进行研讨

陈幸老师教案目标、教学流程、教学方法的确定

四月(第二次教研)

1.师徒帮带同分享

2.生活环节音乐化的分享:餐前倾听音乐

  1. 学习“游戏化教学的基本原则”

2.对试教教学活动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讨,找出教学活动中的亮点相互学习,发现教学活动中的不足,一起探讨、提升。

陈幸老师组内试教

五月(第一次教研)

  1. 六一节目音乐素材的教研组内分享
  2. 生活环节音乐化的分享:午睡起床音乐

1.学习《幼儿园音乐教学游戏化设计》书籍中关于游戏化教学目标设计章节

2.吕海燕老师组内说课,组内教师就教学目标、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进行研讨

吕海燕老师说课,组内教师共同讨论

五月(第二次教研)

  1. 六一节目情景化设计的分享与指导
  2. 生活环节音乐化的分享:离园环节音乐游戏

1.学习《幼儿园音乐游戏化设计》书籍中关于游戏化教学活动总流程的设计

2.对试教教学活动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讨,找出教学活动中的亮点相互学习,发现教学活动中的不足,一起探讨、提升。

吕海燕老师组内试教

六月(第一次教研)

六一节目排练课程化与游戏化的分享与指导

1.学习《幼儿园音乐游戏化设计》书籍中关于

2.吴雨霏老师组内说课,组内教师就教学目标、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进行研讨

吴雨霏、陈果老师说课,组内教师共同讨论

六月(第二次教研)

园内六一节目共分享,对新的节目进行收集和整理。

1.结合吴航教授的理论体系学习《幼儿园音乐游戏化设计》书籍中关于教师的过程中评价章节

2.对试教教学活动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讨,找出教学活动中的亮点相互学习,发现教学活动中的不足,一起探讨、提升。

3.修改和完善园本课程中的音乐教学活动。做好书面记录。

 

吴雨霏、陈果老师组内试教

 

    以上是我们音乐学科组新学期教研工作的计划。希望能在这一学期研出有质量的音乐优质课。通过对幼儿的观察、评价和教学实践,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提升。

真正实现真分享、真研究、促成长的学科文化氛围。

 

 

2016.3.12

招生热线86-027-87542922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电话:86-027-87559045  
       CopyRight (C) 2010 99365365
       技术支持:西安博达软件